博客年龄:18年6个月
访问:?
文章:338篇

个人描述

姓名:颜光明上海汽车记者。采访之余,先后参与一些汽车专题的策划,如央视12集专题片与汽车同行、新民周刊汽车竞争文化角力、汽车导报100期特刊我们与汽车一起走过、以及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记者眼里的外国汽车》;此外,还在同济大学举办过汽车文化系列讲座,在有关报刊开设汽车专栏等。现仍奔波于一线采访,笔耕不缀。

“混合动力”诱惑中国

2006-09-20 08:57 阅读(?)评论(0)

“混合动力”诱惑中国

“中国汽车,我们一起走过”之九

撰文/颜光明

       2005年丰田在中国宣布生产混合动力车之后,中国汽车界为之震动,这对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的“新能源汽车研究和开发”仿佛注射入了一支强兴剂,坚定了汽车替代燃料和节能汽车研发的方向。由此在国内掀起了一股汽车“新能源”开发心热潮。

新能源汽车将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前途无量。这是谁都意识到的问题。国家也从能源战略和汽车持续发展方面考虑到这一点,并专门成了汽车燃料电池专项863重大科研项目组,表示了这方面的态度。

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接近或准商业化生产,但效果怎样始终是众说纷纭,没有最权威的定论。在现有的成果展览中,国外有宝马的氢动力车,通用的燃料电池车等。国内最典型的是上海泛亚技术中心开发的“凤凰燃料电池车”和上海同济大学开发的“新动力1号、2号”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拿出了成果。但是,专家们认为,其商品化的过程还是一个未知数,甚至对其技术的可行性表示质疑。然而,在混合动力的惑诱下,国内不少企业认为这是一个比较“折中的办法”,最能接近商业化的所谓新能源汽车开发途径,纷纷卷入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竞赛中。

在如何对待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汽车问题上,从政府到产业都有共识,高度统一,认为这是今后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最为典型的观点是“这是留给中国汽车产业赶上世界汽车的一次机会。”理由是,在此领域各国的研究都处在未商品化的研发阶段,这对中国汽车业意味着能与国外汽车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赛跑;还有一种观点是,“在节能环保上加大投入会更务实而实际。”认为,像新能源汽车或称新动力汽车的研究属于技术储备和前瞻性研究,汽车发达国家研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都还没见成效,对于研发能力还比较薄弱的中国汽车业的来说,还是结合国情现实一点为好。

这样的争论由来已久。但中国在电动车、甲醇车、燃料电池车和混合动力车等方面的研发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每年都有这方面的成果问世和展出。然而真正激起中国厂商兴趣的是丰田在华推出普锐斯混合动力轿车生产并实现商品化的启示。

这是一款普通型的家用轿车,其动力源是电油混合,易于在城市行驶,售价是28-30万元左右。从今年1月开卖以来,已经销售了1000辆左右。自1997年普锐斯问世以来,在全球销售了50万辆。记者曾就普锐斯在华生产先后采访过丰田公司的高层和销售主管,他们明确表示,作为汽车的一种发展方向,丰田早就意识到了他的战略意义,并作了长达30年之久的研究。他们认为,此车的推出对厂商来说,是一种非赢利的市场行为,主要是倡导一种环保意识,表明汽车的研发能力和所储存的技术成果。在中国生产,除了表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外,也不排除对丰田品牌在中国的提升起到拉动作用。

显然普锐斯既有“秀”的成份,但也不容忽视它的“榜样作用”,至少给中国的汽车厂商鼓了一把劲,认为混合动力轿车在中国还是最能实现市场化的汽车。那么,混合动力轿车在中国的市场究竟怎样?

据一汽丰田销售公司公关负责人李湘介绍,自普锐斯上市以来并非像外界说的会出现“叫好不叫座”(现价格贵)的现象,事实上卖得不错。出乎意料的是,它的用户并不全是集中在上海北京和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有不少是中部和边远城市。这说明,人们并不会因价格和售后等问题拒绝这款车,看中的是环保和节能。上海永达丰田销售公司总经理龚炳超介绍,普锐斯的上海用户不少,女性占的比例比较高。不少用户认为,普锐斯时尚,科技含量高,消费前卫,在上海这样的城市使用觉得很新潮。

普锐斯的效应正成为一种汽车消费的时髦被都市前卫人士所接受。这是记者日前在上海正大广场一次汽车安全巡展活动上与上海市民交流中获得的信息。

这是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现象,反映了人们对高科技汽车的另类思考。一方面从社会的角度看混合动力车具有环保的意义;另一发面从消费的角度看混和动力车又是一种奢侈消费;而从时尚的角度看混合动力车却又是一种都市的前卫思潮。

在中国负责丰田销售的主管对普锐斯的销售态度很明确,并不指望这款车能够在营销上带来多少赢利,这只是表明丰田在环保和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旨在让大家都来重视汽车的环保问题。但媒体则从竞争的角度思考丰田在中国的战略不仅仅是拿出一款尖端技术的汽车在中国生产,而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重要的是在世界汽车在中国角力中显示丰田的实力。用专家的话说,普锐斯说到底是一款靠科技的含量的节能车。在这此之前,德国大众在中国极力推广小型柴油发动机长达十年之久,并在捷达车上装车成功,进入市场销售,还在媒体中进行试驾,反响都不错,而今却不知下文。此外,在美国通用公司支持下的上海泛亚燃料电池车只听雷打不见雨滴。很显然,在普锐斯问题上人们看到更多的是汽车跨国公司在中国上演的软实力的竞争。此外,即将在北京举行的2008年奥运会更是汽车厂商竞相争夺的重要舞台。环保节能车将是献礼的重头戏。试想一下谁能与普锐斯打擂台?

所以,“混合动力”诱惑中国,表面上是“秀”,背后则是竞争。但我们也应看到靠科技带来的奢侈消费也会成为一种时尚,都市前卫的另类。对普锐斯来说,很大程度上它是在提供一种消遣的玩具。

写于200688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